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要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律,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我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省第十五次党代会进一步提出,“加快构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以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和工业互联网,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近期,我们将围绕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等重要议题,推出系列解读,敬请垂注。今天推出第一篇解读《以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精神为引领 打造高校“数智化”变革新样板》。
以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精神为引领
打造高校“数智化”变革新样板

▲南昌大学信息化办公室主任、教授、博导,江西省计算机用户协会理事长 黄伟
抢抓机遇做大做优做强数字经济是“十四五”期间的一项重要工作,得到了国家、江西省委省政府等层面的高度重视。相比较传统的实体经济,数字经济是一个较为“年轻”的概念。根据经济学家陈世清在《对称经济学术语表》一文中的定义,数字经济是人类通过对数据(可理解为基于数学思想去数字化表征并结构化信息的知识)的识别、选择、过滤、存储、使用,去引导和实现资源的快速优化配置与再生,进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经济形态。由此可见:能直接或间接去利用数据引导资源发挥作用、产生效益并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形态都可以被归为数字经济的范畴。经过多年来的沉淀和发展,人们对数据在数字经济领域起到的基础性作用形成了基本共识,并提出了“大数据”的概念,“大数据”具备大数量、高效率、多样性、高价值、真实性的特点,为人类提供了全新的思维方式和探知客观规律、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新手段。基于“大数据”进行深度挖掘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包含人工智能、云计算、5G、物联网、区块链、虚拟现实等)也就成为了发展数字经济的核心技术驱动力量。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加快推动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建设,着力将我省打造成为全国数字经济产业的重要基地。通过出台《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支持数字经济创新发展20条、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26条等,不断完善“1+N”的政策体系,实现数字经济整体的较快增长。据相关统计,2020年我省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8354亿元,占全省GDP比重的32.5%,增速达12.7%。这其中,数字经济与各行各业进行了深入融合,产生了一系列具备显著示范效应、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样板性案例。以下以笔者所在的南昌大学为例,介绍“以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精神为引领,打造高校‘数智化’变革新样板”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及下一步发展计划。
“数智”校园建设初见成效
南昌大学是国家“双一流”计划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教育部与江西省部省合建高校,也是江西省高水平大学整体建设高校。习近平总书记曾两次亲临南昌大学视察,深情寄语“南昌大学前景无限”;去年,江西省委省政府更是站在教育强国、教育强省的战略高度,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举全省之力办好南昌大学,争取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行列”。
在2021年10月成功举办的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受疫情影响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参赛队伍无法亲临南昌大学参赛,只能选择“线上比赛”的方式。而由于南昌大学此前被列入美国商务部“实体制裁名单”,学校的校园网IP地址也被用于“线上比赛”的海外通讯软件全面封禁,这是此前举办了六届“互联网+”大赛的教育部直属985高校都未曾遇到的挑战性难题。在上级指导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南昌大学信息化办公室与运营商携手攻关,创新地提出并构建了“一主四备”专用竞赛网络,确保了“线上比赛”环节的顺利举行。
“数智”校园基座初具规模
目前,为了支撑整体“数智”校园建设,南昌大学已初步建成了绿色环保的数据中心,装配百余台服务器,提供海量网络存储空间,实现了光纤SAN和IP SAN的双存储模式。此外,虚拟化云平台部署了高性能服务器主机,承载大量虚拟机。为了实现数据在校园内的高速互通,南昌大学“四张网”(校园有线网、校园无线网、运营商网、物联网)上都实现了全校区覆盖。学校有线网络布线端口众多,校园无线网接入点也实现了全校区覆盖;学校网络主干带宽万兆,出口总带宽、IPv6专用通道等可观。上述基础平台的构建为“数智”校园数据基座建设夯实了基础。
“数智”校园应用日新月异
信息化建设的蓬勃发展为南昌大学的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工作起到了非常有效的支撑作用。数据交换、统一身份认证、门户系统等应用支撑平台通过不断的迭代改进,为应用整合、数据共享等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南昌大学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对接的信息化应用系统数量已经近百个,综合服务门户集成可单点登录的应用系统数量众多,全校办事和查询的服务流众多。“数智”校园信息化应用延展包括了校园一卡通、多媒体(智慧)教室、数字图书馆、各类业务系统、众多信息资源和互联网网站,建立了一站式网上办事大厅和个人数据中心,利用融合门户(含PC门户、APP门户、企业微信门户)有机集成,实现了全校师生 “看、办、查、问、审”的“一站式服务”体验,实现由“人找任务”到“任务找人”,更好地为师生和社会提供服务。
“数智”校园安全保障有力
南昌大学已部署WEB安全防护、WAF安全防护、漏洞扫描、堡垒机等安全设备,从WEB应用层、操作系统层、虚拟化层等方面建立了多层次的数据中心安全防护体系,建立了核心信息系统的Web应用安全检测制度和校内网络信息安全预警机制,并自主开展网络安全自查自纠工作,定期开展Web网站建设治理、邮件系统安全治理等专项工作。此外,通过“自身技术指导+服务外包方式”等形式建立了一支技术全面、解决问题能力强的校园网运行维护队伍,通过移动应用、校园门户、微信群、呼叫中心、自助服务系统等多种渠道及时了解师生的需求,建立网络维修及故障申报快速响应及处理机制。执行“7X24”的值守制度,实时响应网络安全事件处理。
“数智”校园发展空间广阔
借“三个统一”实现数字孪生。在实现将原有线下人员、组织、业务、设备进行数字化的同时,建设围绕“统一蓝图、统一架构、统一平台”的高性能集成与仿真环境。充分利用集成环境,在物理环境与孪生环境间建立联系,实现利用仿真环境发现孪生体优化方向,并反向提供物理环境下实际业务与设备运行的优化能力。
高质数据优化治理模式。加强横向纵向合作,汇集相关数据,推动最新大数据技术运用,创新学校服务思路,推动“数智”校园发展。校级层面统筹规划,推动数字化监管体系建立,提升服务体系智能化水平。通过打造坚实的数字化底座,形成支撑“双一流”建设的数据资产体系和数字资源体系,进一步推动校园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人性化、品质化,为领导决策提供准确全面的数据支撑。
用新技术创新应用方法。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积极拥抱国家“新基建”发展机遇,探索“以业务定应用,以应用选技术、以技术促业务”良性互促发展模式。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和教学科研深度融合,推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做大做强“数智”校园。同时,完善各大职能业务管理信息系统,推进“互联网+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的深度发展;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创新人才培养、科研组织和社会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