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西各地、各部门聚焦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持续发力,产业链链长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推动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作出了重要贡献。
规上工业规模可迈上4万亿元台阶
壮大了产业规模。重点工业产业营业收入实现较快增长,规模进一步壮大。有色金属产业营业收入过7000亿元,电子信息产业过6000亿元,建材、钢铁过3000亿元,食品过2000亿元,纺织、汽车、医药、航空、新能源过1000亿元,带动全省规上工业规模全年预计可迈上4万亿元台阶。商贸物流、文化产业营业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
提升了企业能级。中国稀土集团落户挂牌,江铜集团“三年创新倍增”、新钢集团“转型升级冲千亿”任务全面完成,江铃集团也达到千亿规模;有色金属、电子信息等产业新增一批百亿企业;3家企业入选“中国医药工业百强”,26家建筑企业进入全省民营企业100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达69家,累计培育A级物流企业290家,全国文化企业30强入围和提名企业各1家。
推进实施亿元以上工业项目超3500个
增添了发展后劲。全省引进宁德时代100GWh锂电池、国轩高科锂电新能源等产业项目2140个、资金15191.3亿元;推进实施亿元以上工业项目3500多个,同比增加400多个;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分别增长16.3%、28.3%,均居全国前列。引进商贸物流重大项目29个,投资总额351.3亿元。
培育了发展平台。中国商飞江西飞机生产制造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健康产业研究所、江西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移动虚拟现实创新中心、全省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南康家具产业智联网平台等产业平台加快建设,全省建成各类产业发展服务平台246个。
发展困难问题办结率96%
把纾困解难作为产业链链长制工作的重要抓手,全面摸排梳理产业链发展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并进行分层分类,列出问题台账、交办清单,实行挂图作战、销号管理,解决了一大批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遇到的痛点难点问题。梳理了14条省重点产业链堵点痛点难点问题100个,理清下一步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方向。全年共收集梳理涉及产业链发展的具体困难问题817个,办结784个,办结率96%,剩余问题也在加快协调解决中。
强化政策供给。坚持一链一策、一企一策,既统筹解决产业链发展中的共性问题,又精准解决链主企业发展壮大中的关键难题。在公共支持政策方面,制定《江西省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江西省产业链科技创新联合体建设方案》《重点招商项目手册》等文件。在产业专项政策措施方面,省级层面研究出台加快城市旅游发展的意见、加快江西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虚拟现实技术应用推广等70多个产业链政策。在重点企业帮扶方面,建立了帮扶专班机制,一个企业制定一个帮扶工作方案,帮助立讯智造用工恢复到4万多人、回归A股上市进程加快,晶科能源“再倍增”项目顺利推进。
坚持重点突破。围绕“接断板、补短板、厚底板、锻长板”,组织开展产业基础再造、企业技术能力提升、智能制造升级、重点创新产业化升级等专项行动,以及产业链产销对接、招商对接、产融对接、技术对接、人才对接等合作活动,逐项破解产业链优化升级的制约瓶颈,进一步提升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全省举办世界VR产业大会、中国商飞全球供应商大会、新能源汽车下乡巡展、中国(赣州)家具产业博览会、国际麻纺博览会、百县百日文旅消费季、信息安全产业园项目推介对接会等活动752场,推动签订产销合作项目1125个、金额1649.6亿元,引进各类人才9113名,14条重点产业链全口径融资余额8931.9亿元,其中信贷余额6779.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