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亩产论英雄”改革,近日,宜春市出台文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零地招商”提升亩产效益专项行动,即在不增加土地供应的情况下,对低效用地企业,通过“腾笼换鸟”等方式引进新的优质项目对土地进行盘活利用。
主要目标是:
到2025年,全市规上工业用地亩均税收年均增长10%以上。国家级开发区、省级工业园区的规上工业企业最低分别达到亩均税收20万元、10万元。期满2年未开工建设的供而未用土地基本清零。
此次专项行动主要有五大任务:
一、开展亩产效益评价行动
完善“亩均效益”综合评价体系,使体系更加科学、合理,每年开展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分类工作,评价对象从5亩以上用地的规上工业企业向所有工业企业拓展。
二、开展低效企业提升行动
实施差异化政策,对“亩产效益”综合评价排位末档的企业加强整治提升。依据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结果,依法依规实施用地、用电、用水、用气、排污、信贷、科技、人力等资源要素供给的差别化政策。严格新进工业项目准入,全面推进工业项目按“标准地”出让。
三、开展“零地招商”行动
将清理出来的低效用地企业清单提供给各产业链及招商部门,主动对接邀请“同链”企业,通过项目“嫁接”“联姻”等方式实现“补链”“扩链”“强链”。有针对性地引导市内外上市公司、龙头企业,通过收购、兼并、股权合作等方式,对低效企业进行嫁接盘活。鼓励新进工业项目入驻小微企业园或租赁购买标准厂房。
四、开展亩均效益“领跑者”行动
每年发布全市制造业“亩产效益”领跑者企业名单、县市(园区)榜单,引导企业对标提升。动员企业从长远发展考虑,增资扩产,自主改造,解决企业厂房老旧、容积率低、产业空间有限、产值低问题。
五、开展“智慧工业大脑”建设行动
依托宜春市智慧工业平台,按照“综合+专业”原则,汇聚企业营收、税收、用电、用地、能耗等基础数据,建立“一企一档”,强化亩产效益分类数据共享。
此次专项行动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调查摸排阶段(2022年6月—2022年10月)。重点是组织开展工业领域低效企业调查,梳理全市“搁浅项目”“僵尸企业”,摸清“家底”,登记造册。
第二个阶段是分类整理阶段(2022年11月—2023年3月)。重点是分行业列出低效企业清单,针对低效企业逐个分析原因,并拿出切实可行的盘活方案。
第三个阶段是整改提升阶段(2023年4月—2023年12月)。将低效企业清单提供给各产业链及招商部门,在招商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引导市内外上市公司、龙头企业,对低效企业进行嫁接盘活。
第四个阶段是常态监管阶段(2024年1月—长期坚持)。重点是深入分析低效企业问题产生根源,制订长效监管机制,明确投资强度、亩均税收和违约责任等事项,将亩产效益工作纳入工业高质量发展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