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如何把握“黄金4分钟”正确快速地实施心肺复苏? 溺水人员又该怎样正确施救?现在,VR技术将带给你全新的学习方式——
当VR赋能应急救援教育时, 你只需戴上VR眼镜,选择溺水、交通事故等救援场景,就可以按照提示在仿真人体上进行应急救护学习。设备能对每个动作的力度、精确度和按压频率进行提示并纠正,这种学习方式能快速帮助施救者更便捷更准确地掌握急救要领。
在南昌大学应急救护VR实验室里,正在进行一场应急救护训练课程。学员们的指导“老师”就是这套VR急救模拟系统。学员戴上VR眼镜“进入”模拟的交通事故场景中,可快速融入紧张的救援环境里,根据系统语音的提示开展探查、施救等一系列急救动作。
南昌大学学生杨烨天说,“它有提示音去提示我以什么样的频率和力度去按压,同时也会提示按压深度是否正确,必要时还会有人工呼吸的引导。即使你身边没有专业医护,你也能学习急救知识。”
这套VR急救模拟系统,不仅能让学员喜欢上急救学习,还可让急救流程标准化。模拟的事故场景让学员可以快速地适应急救现场并展开救援,解决学员“不爱学、不敢救”的难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员通过急救训练并考核通过,还能获得应急救护资格证。
南昌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员培训师杨焱:“传统教学中主要依靠老师凭经验去判断按压是否合格,我们利用VR设备的感知能力,把心肺复苏要求具体化、标准化。同时,VR带来的这种沉浸式体验,让他们以后更敢出手施救。”
目前,南昌大学以这套VR急救模拟系统为核心,研发上线了“慧救”云平台小程序及手机应用。通过该平台,不仅可以向南昌市120急救中心发送急救信息,还可以呼叫附近具有救护资格的人进行紧急救援。同时,还能显示最近的AED等急救设备,提高紧急救援成功率。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将把该云平台列为试点项目向全国推广。
据悉,江西省已有3万多人通过VR急救模拟系统提供的急救学习取得了“红十字救护员证”。
南昌大学软件学院院长饶泓:“除了做这个应急救护平台之外,我们还设计了集应急救护、呼叫功能于一体的AED的设备。我们正准备进一步完善技术,在全国做推广,希望通过南昌大学虚拟现实研究院为整个江西VR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